当前我县杨树面积发展迅速,随之诱发了各种杨树有害生物的发生,主要是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有杨尺蠖,杨小舟蛾,杨树溃烂病,杨树黑斑病,杨树肿胀病,三毛瘿螨等10种以上病虫害,直接影响了杨树的生长和发育,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抓紧防治,把林业有害生物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。
杨尺蠖是一种早期发生型暴食性食叶害虫,一年发生一代,以蛹越冬,初春地表解冻时开始陆续出土羽化成虫,羽化成虫交尾产卵,卵产于树皮裂缝或枯叶,3月下4月上出现幼虫,4月上中旬为食叶盛期,幼虫4——5龄吃光树叶,仅留叶脉。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害虫,防治方法一是在成虫羽化时,在树干基部包扎塑料膜阻止成虫上树产卵。二是采用6HYB——25A烟雾防治,采用配方是敌敌畏:高氯:齐螨系:柴油=1:1:1:7进行放烟防治。
杨树溃疡病主要发生在树干中下部,3月底4月初在树干中,下部出现褐色,水渍状圆形或椭圆形病斑,病斑直径约1cm,质地松软,后有紫红色液体流出,当病斑环绕树干1周时,上部枝干死亡。该病一年由两次发病高峰期,第一次发病高峰期在5——6月份,第二次发病高峰期在9——10月份。该病具有潜伏侵染现象。防治方法应用灭腐灵十甲基硫菌灵,涂抹树干进行防治。
美国白蛾是一种世界性的检疫对象,在我国寄主植物多达49科,108属,300多种植物。是一种广谱食性害虫,繁殖量大,适应性强,传播速度快,危害猖獗。该虫自然传播主要靠成虫飞翔和老熟幼虫爬行,一年发生三代,发生期在每年的4月20日至10月10日,雌蛾平均产卵量800粒,最高达2000粒,1只雌蛾一年内可繁殖2亿头。初孵幼虫有取食卵壳的习性,并在卵壳周围吐丝拉网,1——3龄群集取食寄主叶背的叶肉组织,留下叶脉和上表皮被害叶片呈白膜状,4龄开始分散,同时不断吐丝将被害叶片辍合成网幕,网幕随龄期增大而扩散,有的长达1——2米,5龄以后开始抛弃网幕分散取食,食量大,仅留主脉和叶柄。幼虫耐饥性较强,5龄以上的幼虫耐饥性长达8——10天,5龄幼虫也是危害的关键期,7龄幼虫断食15天后,再喂食物可继续完成化蛹,大发生时能在2——3天内把树叶全部吃光。老幼幼虫多选择树皮缝,树洞中化蛹。防治方法:在幼虫期使用灭幼脲3号1500——2000倍,卡死克4000——5000倍,齐螨素4000——5000倍。喷雾防治。二是组织人力进行剪除网幕,能有效减低虫口密度。
杨树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,叶斑初期为针刺状发亮的小点,后扩大成直径约1毫米近圆形黑褐色病斑,病斑数量多时,可连成不规则病斑,造成全叶变黑枯死,造成全株落叶,该病在杨树的整个生长季节都能发生,早我县每年6月——9月为发病高峰期,防治方法恩泽霉5000倍,征露800倍+1。5%多抗霉素500倍进行喷雾防治,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。